首页

国产视频踩踏之家

时间:2025-05-29 14:36:39 作者:国家网信办就《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实施有关事项答记者问 浏览量:37019

  中新网武汉3月20日电(梁婷 王政)春耕时节,湖北迎来春灌用水高峰。在湖北荆门,工作人员在漳河数字孪生平台上输入灌溉水量,总干渠灌排闸门自动打开,清水顺着渠道流进田间。

  漳河灌区位于湖北江汉平原西北部,地跨荆门、荆州、宜昌三市,为湖北省最大灌区、全国九大灌区之一。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60.52万亩,现有耕地面积438.82万亩,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由于灌区渠道众多,水系错综复杂,闸控单元多,灌溉时无法全面把控水流环境,对精准调水需求迫切。

  当“水网”连上互联网后,灌区春灌变得智能高效。湖北移动运用“连接+算力+能力”建设一云一池两平台、5G+智能闸控平台、5G+智能感知体系、灌区可视化运行舱,实现漳河灌区智慧孪生。“一张图”在线监测,“一张网”统一调配,实现从粗放灌溉到精准调度。

“漳河一张图”数字孪生平台。王政 摄

  荆门移动政企部副经理饶毅介绍,通过建设灌区信息化基础云、数据资源池、应用支撑平台、智慧使能平台,为智慧灌区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基础组件和公共服务能力,利用专业模型通用算法等支撑上层智能应用。

  目前,漳河灌区已建成一张覆盖全灌区的通信网,同时利用智能终端和光纤、5G网络技术,建设取水、供水、灌溉、排水等自动控制体系,实现骨干渠道灌排闸门现场及远程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测,达到计划配水、精准灌溉,高效利用水资源目标。

  漳河管理局防办副主任冯天权介绍,基于信息化成果,灌区实现了灌溉工程安全运行可视化管理、水利工程安防管理、违规行为劝阻、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同时还初步构建了符合灌区的水资源调配、水旱灾害防御等多项数字化应用场景模型,对灌区各项工作进行数字映射、综合预测和辅助决策。

  近年来,湖北建设智慧水网守护“荆楚安澜”。通过5G技术解决引江补汉工程跨区域连接问题,并结合AI、北斗、视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同步提升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为随州、宜昌、黄冈等地千余座水库装上“千里眼”,为水库蓄水防洪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声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如何“激活”生态优势?

与会代表围绕“碳中和的可持续治理路径”、 “可持续的绿色经贸转型”、 “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主题做了二十余场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助力全球可持续治理。(完)

“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从2021年扎根山西以来,能感受到山西想要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强烈。”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宏斌表示,研究院已经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和能碳双控平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朔州零碳机场(朔州滋润机场)、浙江、广东等地获得了规模化应用。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有变不是不好,香港就是在不断求变中去寻找新机遇。”史立德认为,开拓新兴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港商又从来都是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刚过古稀之年的他总结道,他这一代的港商,年纪轻轻就出来打拼,满脑子想的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坚信努力不懈、坚持信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两会30秒】王毅:外交为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年来,靖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2022年成功获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新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全球最长航线将复航,航企密集新开洲际线,国际航线恢复怎样了

天水麻辣烫爆火后,网友们纷纷建言天水“抄”淄博和哈尔滨的“作业”。可是,天水没有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不急不躁,扎扎实实地做具体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